零碳收費站建立了涵蓋光伏、儲能、充電樁的微網系統,并通過邊緣計算實現了微網與配電網的互動協調與管理。2021年8月份依托綜合能源管控平臺數據統計與分析能力編制了碳交易所認可的市中收費站碳核算報告,利用光充儲微電網,抵消部分碳排放,剩余排放量通過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購買的等量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核銷,使市中收費站成為國內首個碳中和收費站。
供能系統可以接納“煤電”等舊能源,也可以接納風能、太陽能等新型能源,增大自有綠色能源使用占比,優化能源結構,降低系統損耗、解決現有供電系統應對未來高速建設的問題和缺陷,還可以接納來自儲能的電能,提高了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可靠性,富余的電能還可以通過遠距離傳輸給路側機電設備、小區,實現收費站的多元化盈利,進一步實現零碳收費站。
在收費站建立微電網系統,其獨立運行,亦可與電網并網運行且具備特定控制,克服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隨機性、間歇性影響,減少大規模新能源介入對電力系統的沖擊,并離網運行,且可無縫切換。
通過綜合能源管控平臺,對供配電系統、光伏、充電樁進行實時監測管控實現能源的有效轉換利用,優先控制用電能耗,降低運營成本,持續、穩定為充電樁,住房區供電。